2016年4月19日 星期二

薪火新苗/茶籽溯源 轉型農創再造生機

2016-04-19.經濟日報.A17.經營管理.朱永光

過去這幾年,許多以傳統產業為主的台灣中小企業面臨轉型與二代接班的問題,身處在全球經濟最嚴峻的時代,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如何逆轉情勢、擺脫夕陽產業的宿命,將第一代創業家的辛苦結晶傳承下來,並轉型為具有商機的新興企業,是一門重要課題,也是台灣經濟維持續航力的關鍵。

從80年代就開始經營傳統清潔劑代工廠的趙家,2004年創辦人趙志明研發的一款苦茶籽洗碗精,交由第二代、七年級生趙文豪負責銷售,並推出自有品牌「茶籽堂」,產品順應消費者對於天然、健康的生活訴求,不但在全台有機店銷售業績亮眼,也積極參與海內外展覽,代工廠轉型為天然環保清潔劑工廠。

好景不常,2008年一場金融海嘯,在連鎖有機商店的產品被迫下架,連代工生產利潤也逐年縮減,加上市場同時出現好幾個強調天然的清潔劑品牌,趙文豪因而重新省思自家產品價值與品牌定位。

「並不是包裝設計後貼上Logo就是品牌,當技術門檻不高,產品只剩價格優勢,品牌價值就很難凸顯。」趙文豪決定從產品源頭苦茶籽出發,深化「茶籽堂」品牌的文化內涵。

「只懂洗碗精怎麼做,卻不知道苦茶籽從何而來」,趙文豪展開了尋根之旅,實地探訪各地茶籽園,深入了解台灣茶籽文化。原來苦茶籽在台灣已有百年歷史,是少數不用噴農藥並具有高經濟價值的作物,除了食用,早期苦茶油也被用來滋潤保養肌膚與頭髮,苦茶籽榨油後的渣餅,則可用來洗髮、沐浴或家事清潔。「苦茶籽真的是台灣珍寶,物盡其用的古早生活智慧,值得重新帶回我們現代生活」。

除了宣揚茶籽文化與信念,茶籽堂產品也從單一洗碗精陸續開發出油、髮、身、家等全方位洗潔用品。

在親近土地的過程中,趙文豪同時也看到台灣農業面臨的困境。市場上90%的苦茶籽原料來自中國低價傾銷,台灣茶籽園在無利可圖、又嚴重流失青壯年人口的情況下,年邁的茶籽農們紛紛選擇棄種。愈瞭解台灣農民、土地的故事,愈激發起趙文豪想要改變台灣農業現況的使命感。

2011年開始與茶籽園契作,保障農民的種植與生計,並定期帶著年輕朋友幫忙除草、採茶籽;今年進一步展開復耕計畫,幾個示範農場更融合著老舊社區復興、水庫上游水土保護及檳榔園轉作的社會價值意義。

從傳產走向文創、農創,了解問題並提出一個有利可圖的模式、協助產業價值提升,「茶籽堂」回溯歷史文化、重返產地源頭,也找到公司未來發展的願景藍圖,是台灣少數在產銷兩端都很有策略和步驟的經營團隊。

富有開創精神的趙文豪入選AAMA台北搖籃計畫,成為重點輔導的創業家, 產品更連續兩年受金馬獎主辦單位的青睞,指定為貴賓禮品。一個真實代表台灣在地文化與關懷的品牌就此誕生。

台灣過去有製造王國的美譽,但現在面對的是全球市場重新洗牌、中國業者崛起,如今上一代年屆退休,第二代登場。

在新生代的經營改造下,創新產品概念、重塑品牌價值,夕陽產業也能搖身一變成當前最火紅的文創、農創產業。

二代接班猶如在老企業已奠定的穩固基礎下,繼續往上蓋大樓,有壓力也有助力,找到那扇對的門開啟,並發揚光大,台灣年輕的二代們有足夠的潛力青出於藍。

(作者是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總經理,Start Up Taiwan 發起人,本專欄隔周二刊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