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

創愛的業/四方報 為新移民發聲

2013-07-30.經濟日報.B7.經營管理.朱永光

根據統計,常住台灣的東南亞移民與移工總數已達六、七十萬人,甚至多於原住民,儼然已成為台灣多元族群社會中的新成員。由於語言的隔閡、文化的差異,加上媒體偏頗的報導,他們普遍未得到台灣民眾的認同與尊重,對於融入台灣社會也增添許多屏障。《四方報》便是以越、泰、印、柬埔寨、菲律賓等五國外語發行的期刊,為來到台灣落地生根的新移民/工,打造傳遞知識、解決問題及抒發情感的平台。
「人到了異鄉,能夠閱讀母國的語言文字都是排解鄉愁、平撫心緒及獲取資訊的重要管道。」《四方報》總編輯張正經歷了短期的越南留學後有感而發,返台後有了開辦東南亞外語報紙的想法,隨即獲得長期關注弱勢族群的立報前社長成露茜大力支持。2006年越南文《四方報》正式創刊,用外地人的角度提供新移民/工需要的各類資訊,如:國內外重大新聞、生活工安及照護常識、法律諮詢等,另保留大篇幅的版面讓移民/工投稿,用母國文字分享自己的經驗與感觸,相互打氣鼓勵。

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

創愛的業/勝利發展中心 激發身障者潛能

2013-07-16.經濟日報.B7.經營管理.朱永光

近年來,提供身心障礙者就業機會的庇護工場,是政府極力扶持的對象,也是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。但早在2000年「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」便以不接受社會捐助及開發多項自營事業為「立基」,輔導身心障礙者就業,用市場競爭力創造永續經營的契機。

秉持屏東基督教勝利之家「生命的價值要被肯定,生命的潛力要得到發揮」的理念,身障者張英樹返回台北創辦「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」,提供聽障、智障、肢障及多重障礙的朋友多元的技能訓練及就業機會,資訊建檔、視覺設計、咖啡輕食、加油站、便利超商等都是陸續衍生的服務項目。

2013年7月1日 星期一

創愛的業/光原社會企業 深耕原民有機農業

2013-07-02.經濟日報.B7.經營管理.朱永光

原住民是台灣多元族群文化中重要的結構之一,處在經濟弱勢及生態環境脆弱之地,雖然政府長期以來投入教育、就業等資源,都未能真正解決原住民部落問題。
「光原社會企業」是一間以社會企業為訴求、原住民為主體的公司,致力於改善原住民的生計問題,促進部落自立及永續發展。

「光原社會企業」的前身,是印度籍神父鄭穆熙所帶領的輔仁大學原住民專案辦公室,在13年前開始從事原住民的教育服務工作,實際深入部落後才真正了解,原住民地區的大部分問題都根源於經濟貧困──部落無法創造就業機會。在2005年成立「瑪納生活促進會」輔導原住民在阿里山上利用廚餘有機耕作,進而打造「有機部落」,期望利用部落現有的天然資源,在地建立一套新興產業方案,提升原住民部落的生活品質。